第十一卷 横跨亚欧、昙花一现--前无古人、后无来者的大元帝国-《超值金版-中国历史1000问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老夫少妻,忽必烈渐渐感觉有些体力不支,于是依赖皇后干预朝政,这引起诸多大臣的不满。

    一位不要命的大臣竟然上书忽必烈,希望他退位,将皇位禅让给太子真金。

    尽管御史台都事玉昔贴木儿和中书右丞相安童商量将奏本压下,但此事到底让忽必烈知道了。

    忽必烈闻之大怒,立刻将那个大臣革职查办,但他却没有难为安童和玉昔贴木儿。

    回到后宫,忽必烈思忖良久,下令召太子进宫。

    太子真金明知“是福不是祸,是祸躲不过”,就战战兢兢地进宫面圣了。

    见了随从自己南征北战的爱子,忽必烈不知是一时冲动,还是出于真心,竟对真金说:“真金,父皇老了,有些体力不支,今后就将皇位禅让给你,如何?”

    真金一听,双腿一软,跪下颤声说:“儿臣不敢有非份之想……”“哎--”忽必烈不等他说完就插话道,“这怎么算非份之想啊,这位子早晚还不是你的?

    我还能把它带到棺材里去?”

    “儿臣从未这样想过,求父皇开恩,废掉儿臣这个太子吧!”

    真金听了忽必烈的话,更加大惊失色,口不择言,竟请求忽必烈废去自己的太子头衔。

    忽必烈见他如此,良久,叹了口气,摇头道:“你去吧--”

    真金回到家里,觉得父皇的意思是让自己死,有了这个想法,再加上心病重重,最后竟真的死了。

    黄道婆在什么方面享有盛誉?

    黄道婆,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,约1245年,松江府乌泥泾镇(今上海徐汇区东湾村)人。

    黄道婆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,在生活的重压下,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。

    白天她下地干活,晚上她织布到深夜,还要遭受公婆、丈夫的非人虐待。

    沉重的苦难摧残着她,也磨炼了她。

    有一次,黄道婆被公婆、丈夫一顿毒打后,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,也不准睡觉。

    她再也忍受不了这种非人的折磨,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。

    半夜,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,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,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的崖州,即现在的海南崖县。

    在帝制社会,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妇女只身流落异乡,人生地疏,无依无靠,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但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,接受了她,让她有了安身之所,并且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,还把他们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。

    当时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比较先进,黄道婆聪明勤奋,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,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,逐渐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,在当地大受欢迎,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

    在黎族地区生活了将近三十年,但黄道婆始终怀念自己的故乡。

    元朝元贞年间,约1295年,她从崖州返回故乡,回到了乌泥泾。

    黄道婆重回故乡时,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,但纺织技术还很落后。

    黄道婆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,与当地群众一起,对当地落后的纺织技术和工具作了大胆改革。

    经过黄道婆改进推广的“擀、弹、纺、织之具”,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。

    黄道婆的改革最关键的是纺车的改进,她创制的纺车是可以同时纺三根纱的脚踏纺车,比以前使用的一个纺锭的手摇车速度快、效率高。

    此外,黄道婆还改进和提高了整丝和织布工艺的质量,使当地人民能用纱线织出各种色彩的棉布,其绚丽灿烂的程度能与丝绸相媲美。

    王祯在农学和机械设计上有哪些成就?

    王祯,字伯善,东平(今山东东平)人,生卒年代不详。

    现在有史可查的是他从公元1295年起做过六年的旌德(在今安徽)县尹,并于公元1300年调任永丰(今江西广丰)县尹。

    王祯撰写的《农书》分为3大部分,第一部分是“农桑通诀”,包括农业史和主要耕作技术,比较全面、系统地论述了农业的各方面问题,并且对南北农事进行了分析比较;第二部分是“百谷谱”,分别介绍了各种谷物、蔬菜、瓜果、竹木、麻、棉、茶等农作物的起源、性能和栽培方法;第三部分是“农器图谱”,主要介绍农业生产工具、农业器械,绘图280多幅,并附有简要的文字说明,介绍这些农器的构造、来源、演变和用法。

    王祯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农学家,还是杰出的机械制造设计家。

    他将一些失传已久的古代机械恢复了原貌并加以改进运用,还设计了多种农业和手工业用的机械。

    他的最大贡献是改进了活字印刷技术--用木活字代替毕升的胶泥活字,他还独具匠心地创造了“转轮拣字盘”,极大地提高了排字的速度。

    《农书》中有关印刷技术的篇章,是印刷技术乃至中国科技史上的珍贵文献。

    谁号称元曲“状元”?

    马致远,元代著名的杂剧家,大都人,晚号“东篱”。

    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,有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,但一直没能实现,在经过了20年漂泊生涯之后,他终于看透了人生的宠辱,于是产生了退隐山林的念头,晚年过着“林间友”、“世外客”的闲适生活。

    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,加入过“书会”,与当时文士王伯成、李时中及艺人花李郎、红字李二都有交往。

    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,名气也很大,有“曲状元”之誉。

    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,元朝统治者开始注意到“遵用汉法”和任用汉族文人,却又未能普遍实行,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的同时,也带来了更多的失望。

    所以,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“神仙道化”剧。

    这些剧作宣扬人生如梦,要人们正心诚意、修心养性、归隐山林、弃绝欲念、学仙修道。

    他的作品见于记载的有16种,今存《汉宫秋》《荐福碑》《岳阳楼》《青衫泪》《陈抟高卧》《任风子》6种,另有《黄粱梦》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而成的。

    但是,马致远写的小令最为有名。

    元曲是如何产生的?

    有元一朝,除了忽必烈,以后的皇帝都不太重视文化。

    在元朝,读书人的地位相当低,号称“八娼九儒十丐”,就是略高于乞丐,还不如娼妓!但是,文化本身是永远不会没落的,元代知识分子把他们的悲愤全部融入文字之中,塑造了“元曲”这种艺术形式,放射出极为夺目的光彩。

    元曲类似于诗词,有固定的曲牌,有些像宋词,但是对文字的约束比宋词要少,有利于作者表达思想。

    元曲还可以用来编写戏剧,称为“杂剧”。

    元代的曲作家和剧作家以关汉卿、郑光祖、马致远和白朴四位大师最为著名,称为“元曲四大家”。

    元仁宗靠什么治理国家?

    元武宗海山即位之初,便册立同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“皇太弟”,从而将其皇储地位确定下来。

    公元1311年年初,年仅31岁的海山于玉德殿去世。

    爱育黎拔力八达顺理成章地以监国者身份总揽朝政,等候即位登基。

    爱育黎拔力八达早就对吏弊深恶痛绝,主张以儒学“治天下”,“振纪纲,重名器”,来不及等到登上皇帝宝座,便开始他的亲政活动。

    他以“变乱旧章,流毒百姓”的罪名首先铲除了武宗朝尚书省“蠹国乱政”的主要势力,并且组建起自己的施政班子,着手清理被武宗朝搞乱的制度和机构。

    爱育黎拔力八达完成了这一系列步骤后,于同年三月正式即皇帝位,是为元仁宗。

    仁宗即位后努力改变武宗施政时的混乱局面。

    他本人亦精通儒术,在持政期间大力推行科举,任用儒家学派的高明人士为朝中大臣,很有儒家风范。

    他再尊儒术的做法受到儒臣和后世史家的高度赞扬,故《元史》称赞他:“其孜孜为治,一遵世祖诚宪云”。

    “千里马”王冕以什么为生?

    王冕,字元章,浙江诸暨人,是元末文坛极具影响力的诗人,也是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。

    王冕周岁就会说话,3岁就能对答自如,到五六岁时,认知能力要比一般儿童高,8岁入学,成绩优良,人们大为惊奇,把他视为神童,称赞他为“千里马”。

    王冕8岁时,父亲去世,母亲靠做针线活供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,生活非常困难。

    后来,王冕不得不辍学替别人放牛,但他依然坚持勤奋读书。

    平时母亲给他的零钱,他都攒起来,到村子里的学堂里买几本旧书,一边放牛一边学习。

    有一年的黄梅季节,一阵大雨过后,王冕出去放牛。

    乌云散去,温暖的日光照耀得满湖通红。

    湖边山上、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似的,绿得可爱。

    他坐在草地上,只见湖里有十几朵荷花,花苞上清水滴滴,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。

    王冕看着景色,心里想:古人说,“人在画中”,真是一点不错。

    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师,不然也好把这美景画下来。

    可转念又一想: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,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学着画画呢?

    于是,王冕托人到城里买了一些画画用的东西,开始学画荷花。

    一开始,他画得不好,但他天天练习、坚持不懈。

    练了三个月之后,他画的荷花就已经像从湖里刚摘下来的那样栩栩如生了。

    当时绍兴城里有个老先生,听说王冕如此好学,就收王冕为弟子,教他读书。

    王冕到20岁的时候,已把许多天文、地理、历史的书籍和经书读得滚瓜烂熟。

    而且,他的绘画技艺也更加纯熟,尤以墨梅闻名。

    陶宗仪的主要著作是什么?

    陶宗仪(1329-约1412)入赘松江都漕运粮万户费雄家,与妻元珍客居泗泾南村,筑草堂以居,开馆授课。

    从此弃科举,谢绝浙帅泰不华、南台御史丑闾、太尉张士诚荐举。

    课余垦田躬耕,被誉为“立身之洁,始终弗渝,真天下节义之士”。

    教学之暇,与弟子谈今论古,随有所得,即录树叶,贮于瓮,埋树下,10年积数十瓮。
    第(2/3)页